北京4月13日电 (记者 孙自法)汶川特大地震至今已有十年,这十年里,震区发生了哪些变迁变化?中国科学院“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”科技专项办公室13日发布消息说,该专项近日组织中科院航空遥感中心、专项科学应急工作组、专项数据共享工作组等研究团队,正式启动汶川地震十周年遥感动态监测工作,以科学认知震区生态环境恢复进程。
汶川地震十周年遥感动态监测工作将在卫星遥感震区普查的基础上,使用高空遥感飞机及无人机等开展遥感监测飞行,通过“航空遥感系统”配置的ADS80专业光学航空摄影相机等高精度数据获取能力,对北川县、映秀镇、汉旺镇以及大熊猫栖息地等当年震灾重点区域进行科学观测。
目前,汶川地震重点重灾城镇航空数据已经获取完毕,遥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:10年前北川县城择址重建,经过10年的建设与发展,北川新县城已成为一座现代化新城;汉旺镇重建突出生态建设,通过景观整治及水系河道治理工程,城镇绿地覆盖率显著增加;映秀镇损毁房屋、震后建设的临时安置房在2010年基本被新修建的楼房取代,至2018年生态环境显著恢复,成为发展旅游业为主的生态小镇。研究团队后续将以多源遥感数据为支撑,开展震区生态环境恢复进程的科学认知分析工作。
据了解,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,中科院当即开展系列遥感应急监测评估,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重要科技支撑,此后连续5年开展震区遥感监测评估工作,积累了汶川地区丰富的观测数据资源。
中科院“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”科技专项研究团队表示,将集成汶川震区10年间多时相、海量卫星和航空观测数据,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和社会经济等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源,通过地球大数据分析手段,认知震区灾害链效应与潜在灾情、长时序自然生态的恢复过程、城镇灾后重建的进展成效,在客观展示地震发生10年后汶川地区重建巨变的同时,为震区重建、生态恢复工作的科学实施提供决策信息支持。
今年2月,中科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“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”在北京启动,专项确定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地球大数据科学中心为目标,成为支撑国家宏观决策与重大科学发现的大数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。(完)